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大罢免成全民关注焦点,目前蓝绿比数呈现“31: 0”差距。本来蓝营原有机会可以罢免成功的选区,如台北的绿营民代吴思瑶、吴沛忆,都以失败告终,局势看似对国民党相当不利。但资深媒体人单厚之指出,绿营大罢免的两项诉求都先后破功,如今社会风向转变,氛围已经完全脱离民进党当初预设的轨道巨牛盈,“而绿营不自省又高调的姿态,却累积了更多的民怨。”
单厚之12日在《美丽岛电子报》投书评论,指出绿营发动大罢免,能走到今天的规模,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,若非柯从春节一路煽动绿营支持者的激情,大罢免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声势,“但这样的成功巨牛盈,其实是奠基在前期的基础上。”尤其在3月陆配网红亚亚案爆发后,岛内“抗中保台”情绪炒到最高点。
但后来情势转变!单厚之指出巨牛盈,首先是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“对等关税”宣布之后,社会大氛围就已经出现转变,民众开始质疑台当局的能力,接着汇率大涨的一连串事件,也让民众不得不更加重视经济问题。
再来,单厚之强调,操作“抗中保台”虽是大罢免的主轴,但如今民进党同样刺激“抗中”的种种作为,收效却远不及今年3月的热烈,更遑论还有民进党民代沈伯洋父亲大赚人民币的消息,进一步削弱了绿营诉求的正当性。
此外,“总预算是大罢免另外一个重要诉求,蓝白联手乱删总预算,让行政机关没办法做事,所以必须要被罢免”,单厚之语锋一转,结果监察机构公务车私用的消息,却戳破绿营的谎言,甚至连新上任的高铁董事长史哲也传出公务车私用,相关部门甚至连回应都不回应。
单厚之认为,虽然大罢免连署在前期的确非常成功,但随大罢免最主要的两项诉求先后破功,如今社会的氛围已经完全脱离民进党当初预设的轨道,而绿营不自省又高调的姿态,却累积了更多的民怨。他表示,社会的风向变了,而民进党却踩不了刹车、回不了头,直言“大罢免的结果,恐怕远不如民进党想得那样乐观”。
瑞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